中国人保车险官网首页中国人保获9家机构调研:在不再出现重大灾害事故的前提下公司既定车险综合成本率97%以内、非综合成本率100%以内的目标保持不变(附调研问答)
中国人保601319)11月1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3年10月31日接受9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答:第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出现短期波动,主要受以下原因影响:一是受“杜苏芮”(发生于2023年7-8月)、“海葵”(发生于2023年9月)强台风等灾害事故影响。今年大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多,根据应急管理部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我国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比增加近50%,是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因此,大灾造成公司财险业务的净损失额也大幅增加;二是受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叠加资本市场波动较大影响。使得部分金融资产价值波动于当期体现在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中,造成公司投资收益同比下滑(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新保险合同准则”衔接规定相关要求,2022年1-9月比较财务报表数据用“新保险合同准则”重述,未用“新金融工具准则”重述)。
问:请问公司在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时说的,车险综合成本97%、非车险综合成本率100%的目标还能实现吗?
答:年初至今,尽管灾害损失明显高于去年,但仍在可控范围之内,在不再出现重大灾害事故的前提下,公司既定车险综合成本率97%以内、非车险综合成本率100%以内的综合成本率目标保持不变。
答: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之和为347亿元,同比减少22.7%(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新保险合同准则”衔接规定相关要求,2022年1-9月比较财务报表数据用“新保险合同准则”重述,未用“新金融工具准则”重述)。展望四季度,权益市场的不确定性对四季度及2023年全年投资收益收口带来一定扰动,公司将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积极寻找优质资产,做好投资收益收口工作,力争保持投资收益相对稳定性。
答:1-9月,公司车险综合成本97.4%,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1)去年受疫情影响,出险率下降,今年随着社会交通出行强度回升,出险率逐步恢复;(2)大灾损失明显大于去年,受“杜苏芮”、“海葵”、“苏拉”台风等大灾影响,车险的赔付明显上涨。 公司将继续坚守有效益发展的底线,通过加强风险选择,优化业务结构,坚持车险业务高质量发展,保持车险作为公司利润支柱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答:旧准则下,保费收入是当期起保的保费,起保即确认为收入;新准则下,保险服务收入类似已赚保费,是指预期能够收到的、已经提供保险服务部分对应的保费,即承担责任后才能确认为收入,而且考虑融资成分,扣除坏账、投资成分的影响。 口径切换影响方面:公司保费呈持续增长趋势,且在年内存在一定季节性。保费从起保到形成已赚有个过程,带来新准则下保险服务收入少于保费收入。2023年前三季度该因素影响收入减少328亿。从全年来看,保费季节性导致的差异会缩小,保费增长的影响仍会存在。 投资成分影响方面:公司社保业务存在风险调节机制,新准则下投资成分需要从收入中剔除,2023年前三季度社保业务投资成分影响保险服务收入减少350亿。 从全年来看,投资成分将成为影响新、旧准则收入差异的主要因素。
答:2023年1-9月,公司大灾净损失同比增长61.8%,对赔付率的影响同比上升约0.8个百分点。
答:在市场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保险产品因其确定性保障的特性和风险保障的属性仍然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对刚需客户的影响较为有限。公司主要渠道策略调整方面:一是个险渠道聚焦价值导向,以重疾类新产品上市为契机,推动十年期业务发展,不断优化年期结构;同时,盘活存量,推动活动人力向有效人力转化;拓宽增员入口、加大增员及新人培养力度,为明年一季度工作做好队伍储备。二是银保渠道严格参照“报行合一”工作要求,严格管控销售费用,降低业务获取成本,同时差异化的匹配客养费用、培训费用等资源支持。推动“回归保险保障、回归专业驱动、回归城市市场、回归国有大行”的发展战略,强化渠道合作,在保持现有渠道既有地位的基础上,巩固优势渠道,拉动潜力渠道,培育新拓渠道;适当扩充重点区域城市队伍建设力量,强化培训,提升城市队伍数量和专业经营能力,强化公司城市市场和高客业务拓展;
版权声明:
本站严格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不复制原创内容。
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请于30日内联系,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网站邮箱;yuzhibolangzi@gmail.com 通知邮箱谢谢!
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